Thursday, December 27, 2007

歷任總統對台灣經濟的功與過 - 讓數字說話

各位朋友:
這是一則”舊聞”了 (original article on April 5, 2007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1/3790965.shtml) 但數字是不會騙人的! 當然啦, “中國打壓, 在野黨不合作, 國際大環境….” 千錯萬錯. 非我錯! 雖怪這麼多人要做台灣總統!


歷任總統對台灣經濟的功與過

【經濟日報/社論】
2007.04.05 02:35 am

今年以來,民進黨及其執政當局展開一連串「去中國化」、「正名」、「去蔣化」運動;先從中船、中油、中華郵政改名著手,繼之指先總統蔣公為二二八的元凶,要處理慈湖兩蔣陵寢,改中正紀念堂為「民主紀念園區」,移走各地蔣公銅像等,高雄市政府甚至粗暴的將蔣公銅像拆解成200塊,被國外媒體喻為「文化大革命」,可見其囂張的程度。老蔣總統的一生,既牽涉中國大歷史,更與台灣的光復、成長、轉型、奠基有關,其功過將來自有歷史學家給予公平的論斷;但對台灣而言,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在三三一大遊行時發表演說,肯定其有「光復台灣、保衛台灣與建設台灣」三大貢獻,認為「瑕不掩瑜,功大於過」,與執政當局只責其過,不論其功的作法,有極大差異。今天(4月5日)正是老蔣總統逝世32周年,試以客觀、公正立場與態度,比較歷任總統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,以供國人省思。
由於民進黨政府一再指出,其執政以來經濟表現較過去差,是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。因此,除分析不同總統時代的經濟成就外,還要橫向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,更客觀地觀察同時期亞洲四小龍經濟表現的優劣。受到其他三小龍資料的限制,起始時間自1961年開始;到1987年這27年間有蔣中正、嚴家淦及蔣經國三位總統,因嚴家淦前總統在職僅三年,故簡稱為「兩蔣時代」;1988-99年的12年是李登輝擔任總統,稱「李登輝時代」;2000-06年的七年間,陳水扁擔任總統,稱「陳水扁時代」。
同時,我們採取四種指標來評比,包括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、平均每年出口增加率、每人GDP與出口金額。先就各時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來看;台灣在「兩蔣時代」高達9.4%,「李登輝時代」降為6.8%,「陳水扁時代」更降為3.7%,可說是一代不如一代。如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,「兩蔣時代」台灣經濟成長率高居第一,香港9.0%居第二位,新加坡8.3%居第三位,韓國8.2%殿後。當時各國每年經濟成長率都高達8.0%以上,而台灣最高,故為四小龍之首。可是到了「陳水扁時代」各國經濟成長率都下滑,其他三小龍降幅為35%-40%,香港與新加坡經濟成長率均為5.4%,同居首位,韓國成長5.2%居第三,但台灣經濟成長率驟降60%,只成長3.7%,在四小龍中敬陪末座。
其次就各時代平均每年出口增加率來看;台灣在「兩蔣時代」高達24.9%,「李登輝時代」銳降至7.2%,「陳水扁時代」略為回升至8.9%,但與「兩蔣時代」比較,仍然大降三分之二。不過與其他三小龍比較,在「兩蔣時代」韓國出口增加率更高達32.2%,居第一,台灣排第二;到「李登輝時代」與「陳水扁時代」,台灣都倒退到第四名了。
第三就各時代最後一年的每人GDP比較;在「兩蔣時代」最後一年的1987年台灣每人GDP為5,291美元,較香港與新加坡低,高於韓國排第三名;「李登輝時代」最後一年的1999年台灣每人GDP雖增至13,609美元,但增幅不及三小龍,排名次序未變;可是到「陳水扁時代」的2006年,台灣每人GDP增至15,640美元,平均每年僅增加2%,無法與韓國大增9.8%相比,致被韓國超越,而落到第四名。
至於各時代最後一年的出口金額;在「兩蔣時代」最後一年的1987年,台灣出口537億美元,超過其他三小龍,高居四小龍之首;但到「李登輝時代」的1999年,台灣出口雖增至1,237億美元,但被香港及韓國超越,退至第三名,至「陳水扁時代」的2006年台灣出口增至2,240億美元,再被新加坡趕過,又倒退至第四名了。
綜合以上分析,在「兩蔣時代」,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及出口金額,均居四小龍第一名,出口增加率居第二,每人GDP居第三,四項合計,高居四小龍之首;「李登輝時代」被香港及新加坡超越退至第三;「陳水扁時代」再被韓國超越,四項都排第四,只有穩居四小龍之末了。以上數字都是各國政府正式公開發布的,將其結合一道做比較。分別從不同時代與橫剖面的四小龍比較,才能更客觀、公正的反映台灣那位總統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功臣,那位是罪人?數字會說話,不必我們再作判斷了。

No comments: